基本情况
建设成效
经验做法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环沙洲农旅乡村振兴示范区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
环沙洲农旅乡村振兴示范区
基本情况
建设成效
经验做法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全县土地面积2400.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217个村,总人口41.68万人,常住人口34.1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4万人,是湖南省散居民族重点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重点扶持的老区贫困县。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1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63亿元。

示范区宣传片
湖南省汝城县环沙洲农旅乡村振兴示范区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环沙洲农旅乡村振兴示范区(简称示范区)位于汝城县西部,涵盖文明瑶族乡、延寿瑶族乡2个乡镇共21个行政村,分别是文明瑶族乡沙洲村、秀水村、五一村、韩田村、文市村、快乐村、新东村、新旭村、楼江村、东山村、上章村、大源村、良田村等13个行政村,延寿瑶族乡官亨村、寿水村、下杨村、留观村、城江村、铜城村、郭家村、东寿村等8个行政村。

湖南省汝城县环沙洲农旅乡村振兴示范区区位图

一、示范区域内乡村振兴水平情况

一是农旅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在示范区实施民宿配套设施、产业道路建设、红色文化配套设施等农旅融合产业项目,推广“红色文化+旅游”“古色资源+旅游”“瑶乡风情+旅游”等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产业与红色文化、古色资源、瑶乡风情深度融合,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二是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通过实施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质改造乡村道路建设,修复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示范区发展后劲,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三是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开展美化亮化、拆旧拆危、垃圾处理、入户道路、污水治理,有序推进村庄改造提质,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提升村级文化底蕴。同时,引导村民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建设宜乐宜游宜居的特色村庄,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四是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项目的实施,推广“企业+基地+农户”和“企业+基地”生产模式,扩大农产品供给规模;发展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利用“红色沙洲奈李节”“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湘粤赣蔬菜水果博览会”等节会和创新电商、微商、直播平台等营销模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确保群众增产增收。

沙洲农旅示范基地

上章

文市村

五一村

二、示范区域内乡村振兴整体性、协同性

一是以产业链为抓手,推进产业大振兴。一是优化了绿色蔬菜、茶果产业、林药经济、特色养殖等四大产业链项目,以水果产业为重点,推进了三产融合。

二是以人才外引内培相结合,推进人才大振兴。制定了人才振兴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乡村人才培养培育力度。

三是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推进文化大振兴。以“四会治村”为抓手,全面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沙洲村村规民约入选全省十佳村规民约,各村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红黑榜”“义行善举榜”,定期开展动态评比和先进典型评选活动。

四是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推进生态大振兴。一是持续整治环境卫生,积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乡村“搞卫生除垃圾清杂物防疫情”活动。二是持续实施“厕所革命”,进一步压实责任。突出抓好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集体经济等。

五是以夯实基层党建为重心,推进组织大振兴。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核心作用,加强党支部“五化”建设,以沙洲省级党建工作示范点为样板,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汝城模式”,推行马上办、指导办、帮办代办、预约办、上门办“五办”服务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村办成90%以上想办要办的事,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典型1】党心民心同频共振 续写新时代“半条被子”故事

汝城县运用脱贫攻坚重要经验,探索“党建+乡村振兴”,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积极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图景。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干部干在前。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推动村民自治、产业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一是党员干部成为先锋模范。镇、村、工作队、理事会“四支队伍”坚强有力,在工作中,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村规民约变成铁规。“四支队伍”人员入户走访,形成村规民约讨论稿,结合垃圾分类培训等工作同步征求村民对讨论稿的意见。经过多轮反馈和修改,统一了村民思想,最后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形成正式稿,并由村民理事会负责对村民遵守村规民约进行引导和监督。三是产业发展变成可持续动能。目前,示范区内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整合红色旅游资源,依托乡村振兴,不断推进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小旅游圈”,通过土地流转、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方式,促进村集体增收。

(二)坚持示范引领,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一是转变理念。以全村无一间危旧房、无一处“脏乱差”、无一户不满意的“三无”目标,实现了由“政府包办”向“村民要办”、“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把农村建设成城市”向“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大投入、高大上”向“花小钱、办大事”的四个转变。二是创新举措。探索推进靠党建引领、管理靠村规民约、建设靠投工投劳、材料靠就地取材、投入靠增减挂钩、持续靠产业支撑的“六靠”措施。三是破解难题。在拆旧前,通过“问计于民”夜谈会、入户走访、张贴公告等方式,为村民讲清楚了危旧房拆除、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让村民明白了拆旧的好处。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补偿,对建房需求强烈的村民,采用“拆旧”模式,对有意愿复垦的村民,采用“土地增减挂钩”模式。确定拆迁模式后,为了破解“置物”难题。

(三)坚持村民主体,一切让村民说了算。一是明确了治理主体。在90%以上的村民签字同意后开始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建设。坚持“项目决策听取村民意见,项目实施组织村民参与,项目监督权交给村民,工作效果由村民评价”,让村民真正参与进来,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二是构筑了治理体系。通过“党支部+理事会+村规民约”体系推动乡村治理,三是健全了治理制度。建立“村规民约+村民评议+夜谈会问计”的治理制度。通过村规民约提高了村民自我宣传、自我防范、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意识。通过村民评议制度解决“邻里事”“难缠事”,达到矛盾在基层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的效果。通过夜谈会问计零距离宣传政策,融洽了党群干群感情。四是建强了治理组织。做好“协商共治”文章,通过村民民主推荐,组成村民理事会,配合支村两委开展工作,全程参与工程监督管理。五是找准了治理抓手。乡村治理要有切入点、有抓手,先从拆旧房茅厕、硬化巷道路面、宅基地复垦等村民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开始整治,从村民走路是否方便、门前屋后是否干净等小事抓起,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平安建设、产业发展等实实在在的项目或举措,让老百姓在参与建设中感到实惠变化。

(四)坚持因地制宜,实现花小钱办大事。一是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向土地要钱。二是就地取材,减低成本。就地就近节约、因村制宜、量力而行。三是投工投劳,节约造价。经过反复征求村民意见,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时,决定采用村里出材料,施工由村民投工投劳的模式,节约了工程造价,做到了花三分之一的钱完成项目建设。村规民约规定,在村庄改造时,受益农户投工投劳,不得浪费材料。在项目推进中,始终遵循村民自愿投工投劳原则。

二、经验启示及推广价值

(一)“内生动力”是最好的驱动。在探索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路径之初,示范区转化角色,变主导为引导,变治理为服务,不搞大面积推进而是由各村自主报名小范围试点,自下而上,由村民主动签字同意争创乡村振兴示范村,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主人意识不断增强。

(二)“群众小事”是最大的民生。群众利益无小事,从群众迫切需求的小事抓起,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从群众的切身实际出发,才能把工作抓实、抓好,一味做高大上的面子工程反而会吃力不讨好。

(三)“支村两委”是最强的堡垒。实践证明,建好一个坚强的两委班子,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动村民、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有力保障。

(四)“治理模式”是最实的方法。“党支部+村民理事会+村规民约”治理模式,是党支部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村民理事会成为村民贴心管家,村规民约成为治理村民铁规,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生动实践。

【典型2】“半条被子”暖民心 “四出六靠”促振兴

汝城是红色革命老区,“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近年来,汝城总书记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国家、省、市乡村振兴局的关心指导下,创新“四出六靠”模式,即项目建什么、怎么建、如何管、好不好都由群众定,推进靠党建引领、管理靠村规民约、建设靠投工投劳、材料靠就地取材、投入靠项目支持、持续靠产业支撑,逐步形成“支部扎桩、社团织网、三员共治”的治理体系,营造了风清气正、邻里和睦的乡村文明新风尚。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农旅结合,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一是“旅游+”开发。依托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古色乡风三色资源,大力发展农旅经济。组织农家乐厨师培训班、乡村旅游培训班等“人人有技能”培训,发展民宿、农家乐等配套产业。二是“党建+”振兴。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成了光伏发电厂、瑶族农家乐等村级企业,采取委托经营、提供就业、分红等模式,持续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村集体收入。三是“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以红军长征为主题,以沙洲瑶族村为核心,整合红、绿、古三色资源,打造成沙洲核心区、田园综合体两个组团,形成了四季果园采摘区、生态垂钓休闲区、田园生活体验区、红色传统教育区以及生态观光农业景观带等“四区一带”,成为集生态环境美、文化风情美、旅游服务美、产业发展美于一体的农旅结合典范。

(二)坚持生态宜居,文明建设蔚然成风。一是改善人居环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成了180栋民居的立面改造、保留了34栋特色古民居,新建了磐石公园、民俗广场、纪念广场、村民活动中心、养老休闲中心,高规格实施了景观提质改造、河道治理等工程,人居环境大为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提升服务水平。新建配有 “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等功能齐全的村级服务平台,落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上门代办、预约办、指导办“五办模式”,实现“一门式”办理、“一站式”办结。三是保障和谐稳定。建立村治安队、巡逻队,积极发展壮大村组人民调解员、信息员队伍,在村主要干道、路口安装监控,建立起立体治安防控网络。抓实人民调解工作,及时排查和妥善化解各类村民矛盾纠纷,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三)坚持红色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一是构筑红色基地。以“半条被子”故事为主线,深入挖掘红军长征途中在汝城发生的历史故事,综合运用历史资料,生动翔实地展现了红色汝城各族英烈的光荣历史,通过雕塑、书画、遗物、声像和遗物展现等形式,供游客缅怀瞻仰、学习研究。“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相继入选第三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等十多个教育基地或教学点。二是传承红色基因。把“半条被子”精神当传家宝,深入开展“弘扬半条被子精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主题实践活动,实施听民意解民难、困难群众帮扶、矛盾纠纷化解、特色产业培育、农村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村务清理公开、扫黑除恶等“八大行动”。三是擦亮红色品牌。承办中国(郴州)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中国丰收节汝城分会场、“沙洲·半条被子”品牌联名发布会等大型活动,联动中省市县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推介“半条被子”故事。

二、经验启示及推广价值

(一)汝城在推进示范区建设中始终坚持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创新“四出”的办法,共同参与“怎么建”。一是政府出料。对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划定公共区域和个人区域建设,由乡镇乡村振兴办会同村民理事会、村民实地开展面积测量,计算用料,乡政府统一采购,供应商以低于市场10%的价格配送材料。采取政府统一采购、公共区域集体负担、超出区域个人自付的方式,公共建设区域材料费和个人建设区域面积在50㎡以内的材料费由村级乡村振兴建设资金结算,个人建设区域超过50㎡的,以30元/㎡标准由农户自付,既节约了资金,又保证了材料的质量。二是群众出力。乡村党员干部轮流在示范区宣讲“半条被子”精神,宣传项目政策,解答群众咨询,听取群众意见,帮助群众算清经济账,消除思想顾虑,本地党员干部带头拆除自家危旧房,带动群众主动拆旧,有的项目占用了老百姓土地,他们也不要求补偿,积极动手改变村容村貌,焕发出干群携手同心干的大合力,涌现出示范区村民黄丙旺、黄品千、赖艳华自发到项目工地送茶送点心等感人场景,示范区累计拆除危旧房13500平方米。村民周大权说:“搭帮共产党好,项目建得好,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奔头”。文市村西水组主动把旧房子拆了空出来的土地捐献给村里做公益事业,城下组40余户村民把拆除的3000多平方米危旧房屋腾出的土地无偿捐赠给村集体。三是村民出工。为破解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中劳力不足、资金不足的困境,村民理事会明确以投工投劳的形式建设,约定18岁以上的劳动力投工,因事不能参与的,按每工时50元请人代工,个人建设区域50㎡内的巷道硬化由自己实施建设。一些外出务工人员、本村在外公职人员主动回村投工投劳,有的老百姓还踊跃捐款捐物、捐花捐树。四是村贤出资。依托微信群、QQ群、“夜谈会”等平台,加强联络宣传,引导村贤发挥自身在资金、技术、人脉等方面的优势,参与家乡建设,激活村贤“细胞”,累计募集资金383.45万元。韩田村村民张炜等人把自己的机械设备,无偿投入项目建设,原本计划用时40余日、投资10万元的广场铺设,实际只用了20余日、投资8万元就高质高效完成。

(二)项目完成后,以“六靠”为标准,以群众评价为标尺,确保做到花小钱办大事,让群众更满意。一是推进靠党建引领。在示范区,党员干部与村民结对认亲,开展连片包户活动,常态化进行“日访夜谈”和“大包干、大走访、大问计、大排查、大化解”活动,白天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群众做服务,晚上在村村组组召开“板凳会”“夜谈会”,对村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景区建设、乡村振兴等事项同声共气,共商共谋。二是管理靠村规民约。每个村都结合村情制定了村规民约,通过“村支两委”提前入户走访,把村民集中反映、普遍认可的规范建房、畜禽圈养、卫生评比等法律法规不好管的事情作为主体框架制定村规民约,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会后正式颁发。由村民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负责对村民遵守村规民约予以引导和监督。三是建设靠投工投劳。充分激活村民“主人翁”意识,家家户户齐动手,主动参与巷道硬化、污水沟建设、村内果园建设等工作中,既加快了巷道硬化、厕所改造等工程进度,也提升了村民满意度。四是材料靠就地取材。村民们用山上竹子做成菜地篱笆、用河里鹅卵石铺设巷道、用旧房青砖硬化主干道路等,因地制宜美化房前屋后,打造菜园果园,建设围栏巷道,又将废弃的破瓦旧砖、破坛旧罐等嵌入村墙村景,让每一块田都成为“一个景”,每一面墙都成为“一幅画”,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五是投入靠项目支持。积极向上争资立项,整合土地增减挂钩、厕所革命、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资金,所有的投入从项目资金中解决。六是持续靠产业支撑。结合红色旅游,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体验农业,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开辟“电商+合作社+农户”通道,远隔千里的“北上广”变成“次日达”,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给村民带来“真金白银”,实现企业不断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壮大、村民收入增加“三赢”。东山村明兴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60多亩,带动农户158户、486人,灵活用工1600余个。引进兴盛优选打造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流转178户农户土地,每天就近安排务工人员100人以上,吸纳村民资金入股215万元,2021年7月以来,带动销售全县奈李、辣椒、茄子、生姜等农产品900余万元。去年9月,一年一度的沙洲“奈李节”,仅一天就签单200万斤。沙洲水果流通大户朱向勇感慨万千:“如今,全县每年70%以上的鲜果通过网络卖到了全国各地,村里的水果还挂在树上就被合作社和电商老板订购了。”同时,在加强安全监管基础上,鼓励引导群众因地制宜挖“地窖”储藏小黄姜,价格低时将农产品储藏起来,价格高时再卖出去,既增强了抗风险能力,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去年仅这一项就让群众增收8000多万元。截至目前,示范区共发展水果、生姜、茶叶共12余万亩,为巩固脱贫、振兴乡村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