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建设成效
经验做法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紫鹊界茶旅文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
紫鹊界茶旅文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基本情况
建设成效
经验做法
示范区宣传片
新化县2022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建设纪实系列之助力紫鹊界梯田景区创建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地处湘中偏西,总面积3636平方公里,辖31个乡(镇、街道、国有林场、高新区),695个行政村(工区、社区),总人口152万,是湖南省最大的脱贫县和“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国最大的移民后扶县,也是革命老区、文化名城、产业大县和旅游强县,素有“湘中宝地”之称。新化是人文始祖蚩尤故里、梅山文化的核心区域,是中国梅山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蚩尤故里文化之乡、中国武术之乡、中国山歌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紫鹊界茶旅文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辖水车镇、奉家镇、文田镇3个乡镇19个村(社区),总面积248.46平方千米,总人口3.66万,有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6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2个、脱贫村12个。示范区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梅山文化和茶文化历史,更留下了“种子稀饭犒红军”“四代扫墓念红军”等红色传奇故事。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上千年的制茶工艺,紫鹊界示范区成为湖南红茶最有魅力的产区,紫鹊界梯田又是中国唯一一处拥有全球农业文化和灌溉工程双遗产头衔的农耕宝地,是名副其实的茶旅文聚集区。

新化县紫鹊界茶旅文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区位图
示范区宣传片
新化县2022年中央彩票公益项目建设纪实系列

2022年,新化县紫鹊界茶旅文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实施了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两大类12个项目。

示范区宣传片
新化县2022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建设纪实系列之荆竹村茶产业

全国30座最美茶园之二无二冲贡花园

紫鹊界梯田秋季丰收在望美景

一、乡村振兴水平全面提升

产业振兴方面。新化红茶摘获“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新化县入选首批“十大湘菜名县”,奉家镇被湖南省文旅厅评为全省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镇;紫金茶叶公司的“渠江红”红茶被评为“湖南省十大茶叶品牌”,紫鹊界梯田入选全国5A级景区创建名单,集体经济比上年增长71.2万元,强村富民成效明显。人才培育方面。共引进各类人才40余名,培训致富带头人500余名和实用技术4000余人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文化振兴方面。以政产学研为基调,深度挖掘紫鹊界示范区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梅山文化、茶文化等资源,并将文化资源与研究、学习、体验、实用等联系起来,带动紫鹊界全域内外推广茶旅文品牌。生态振兴方面。以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以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改造等为重点,着力建设一批秀美屋场、水美乡村和五美庭院等,高质量推动紫鹊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组织振兴方面。出台《新化县2022年紫鹊界茶旅文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推行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建立“五个一”机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生根、可开花、可结果的乡村治理模式,形成党员先锋、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同工同劳、共建共享的格局。

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奉家镇下团村

二、乡村振兴全方位耦合联合发展

一是产业优先。坚持走特色化、品牌化道路,产业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二是人才强区。坚持“外引内育”,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三是文化铸魂。全覆盖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丰富了农民精神生活;全方位挖掘红色资源,上团村成功创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四是绿色发展。全部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和村容村貌整治,下团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五是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推广“积分制”。六是耦合联动。五大振兴全方位耦合联动,互相促进,全面协调发展。

三、示范区红色基因传承情况

依托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红色资源,建设红色广场、红色体验中心、两处停车场、红色文化室、长征亭及公共厕所,挖掘“种子稀饭犒红军”“火把燃烬送马灯”“竹子坪深夜救火”“四代扫墓念红军”等红色故事,采用党史教育、红色教育与美育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开发“沉浸式”的党课。

示范区宣传片
新化县2022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建设纪实系列之传承红色基因

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竹园图

红二军团长征伤员养护所旧址图

四、示范区获得的荣誉

1.国家级荣誉。2023年1月,新化县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2022年11月,新化县奉家镇下团村被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中国农家乐特色村”。2023年3月,新化县月光有机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省级荣誉。2022年10月,新化县在第二十三届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入选首批“十大湘菜名县”(其中雪花丸子、水车鱼冻、柴火腊肉、糁子粑蒸鸡均来自示范区);新化红茶(主产区为奉家镇渠江源村、白茶源村)摘获湖南省“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称号;2022年11月,新化县奉家镇被湖南省文旅厅评为全省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镇;水车镇锡溪村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创建村”;2022年10月,湖南紫金茶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渠江红”红茶被评为“湖南省十大茶叶品牌”;2022年8月新化县紫鹊界梯田景区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预备名单;2022年12月,湖南省月光茶叶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紫金茶叶科技有限公司被确定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运行监测合格企业,新增认定新化县新顺和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新化县天渠茶业有限公司为2022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2年1月,奉家镇渠江源村、水车镇紫鹊界村、正龙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奉家镇下团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22年7月,湖南月光红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月光红茶、湖南古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梯米被评为湖南省知名品牌;2022年6月,紫鹊界贡米被评为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2022年9月,紫鹊界农耕实践体验教育基地,被评为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2023年3月,水车镇通过验收成功创建为湖南省全域美丽乡镇;2023年4月,渠江源村入选全国美丽宜居村庄。

【典型1】红色基因传万代 建强堡垒促振兴

近年来,新化县围绕紫鹊界茶旅文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目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以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坚持“三力提升”,在选优配强、学习培训、服务群众上狠下功夫,不断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坚持“三个过硬”,细管理、清盲点、提标准,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帮助农民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三个增强”,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头戏,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示范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党建引领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为示范区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三力提升”,乡村振兴基础更加坚实

一是建强队伍育头雁,提升基层组织领导力。推进乡村振兴与乡镇领导班子、村(社区)“两委”换届有效贯通、统筹落实,注重从一线选拔年纪轻、学历高、思路新、活力足的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实现党组织书记队伍“学历水平提升、专业素质提升、年龄明显下降”目标。积极推进乡村干部“导师帮带制”,选出优秀导师19名,帮带新任村(社区)干部114人。二是勤练内功抓培训,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要议题,纳入每个基层党组织学习内容,引导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实干为要促转化,提升基层组织服务力。全面推进“一切工作到支部”,以主题党日、在职党员进社区、“党群心、服务芯”、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等为抓手,推动县、乡职能部门服务项目下沉到村。建立完善“有事请找我”责任担当机制,推广实行“上梅红”志愿者服务管理模式,实现服务沉到网格、矛盾不出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

(二)坚持“三个过硬”,基层战斗堡垒更加牢固

一是细管理,推动积分制模式全面过硬。出台《新化县2022年紫鹊界茶旅文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在示范区19个村全面推广油溪桥积分制管理模式,以积分考核管理为主要形式,将村干部的出勤,党员作用的发挥,村民参与村建设、产业培育、集体经济、人居环境政治、筹工筹劳和遵守村规民约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并以打分结果作为奖励、村集体组织经济分红依据,切实推动“村”与“民”共商、共建、共享、共富,形成村民致富与村级发展“大河有水小河满”的生动景象。二是清盲点,推动党组织活动开展全面过硬。建立“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评”的调度机制,对19个村下发每月工作重点清单,实行“点对点、一对一”的管理,重点围绕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反电信诈骗、森林防灭火、疫情防控等抓实抓细,全面落实落地“五包五讲五到户”活动。三是提标准,推动基层保障全面过硬。严格落实湖南省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1+5”文件精神,建立在职村干部基本报酬正常增长机制,确保村干部基本报酬按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倍核发到位,并实现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全覆盖。

(三)坚持“三个增强”,基层发展活力更加强劲

一是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坚持县级统筹、乡镇为主、村级实施的工作机制,对19个村统一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由县级领导牵头,逐村研究落实发展措施。强化村党组织领导,创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振兴模式,带动村发展茶叶、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二是增强服务群众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各层级各领域党组织建设,实化“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成果,19名“网格党组织指导员”上岗任职,3名县级领导干部联镇、261名乡镇干部联村实现帮扶村“全覆盖”。三是增强示范引领的品牌效应。充分发挥油溪桥村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和“上梅红”志愿者服务管理模式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示范区19个村全面推广积分制、“上梅红”试点,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民业务文化组织、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全覆盖。

二、经验启示及推广价值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要求

党的领导是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党的力量只有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沿,方能有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建优势只有转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党建引领作用方能充分展现。

(二)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是制胜法宝

新化县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通过围炉夜话、院落会等方式,开展“知党恩、讲党恩、晒党恩”活动,提升群众“主人翁”意识和感恩意识,让村民群众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和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来;通过在示范区内推行积分制管理,将积分制贯穿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凝聚了村民合力、激发了干事的内生动力,形成党员先锋、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同工同劳、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三)切实关爱基层干部是重要保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既是基层的管理者,又是当地群众的“跑腿员”“广播员”“安全员”。

(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有力支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最硬实的“腰板”,“腰板”不硬,寸步难行。

(五)构筑发展长效机制是基本保证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体系建设是管根本、管长远的。

【典型2】新化县做好乡村振兴“三红”文章

近年来,新化抢抓湖南省“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机遇,依托紫鹊界茶旅文融合示范区项目建设,坚持“红色领航、绿色发展”理念,做好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赓续”和红色资源“运用”等“三红”文章,达成了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筑牢一线战斗堡垒,推动老区强村富民的目的,形成立足自身资源打好“历史牌”,嫁接自然资源打好“生态牌”,围绕公共资源打好“政策牌”,引进社会资源打好“市场牌”的有益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做好红色基因“传承”文章,让党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一是保护红色旧址,筑牢红色基因传承支撑点。新化大力开展示范区革命文物保护行动,在红二军司令部旧址的基础上,建设了红色广场、红色体验中心、红色文化室、长征亭等,完成了村部广场和红色文化戏台等改造。二是创作红色精品,把握红色基因传承切入点。积极创作文艺精品,拍摄红色微电影《种子稀饭犒红军》《火把燃尽送马灯》等,编印与红军长征有关的本土教材,做到在剧中悟、从书中学。三是做强红色宣讲,挖掘红色基因传承闪光点。组建以党史专家、红色讲解员、故事主人公后代为主的长征精神宣讲团,通过故事主人公后代奉光珍等人口述爷爷奶奶辈发生的红色故事,实现“红色故事天天讲,红色薪火代代传”。

(二)做好红色血脉“赓续”文章,让基层战斗堡垒长久续航

一是锻造赓续红色血脉先锋队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常态长效开展“党群心 服务芯”五个到户活动,经常性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项目工地、基层一线,变“基层群众找上门”为“党员干部走上门”,用心用情办好千家万户事。二是建强赓续红色血脉教育阵地。以红二军团长征司令部旧址党性教育基地为依托,以专题党课、参观展馆、重温入党誓词、重走长征路、集体为红军烈士扫墓等活动为载体,让广大党员干部在“身临其境”中重温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成为了团结凝聚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生动教材。三是拓展赓续红色血脉多元主体。奉家镇渠江村推行建立了“一个科学合理的积分管理机制”“一支渠江红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伍”“一个‘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乡贤理事会”“一个扶危济困的帮扶基金”“一个云上宣传服务平台”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发展了“志愿者”200余人,2022年义务出工6000人/天/次,营造出“人人动手、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三)做好红色资源“运用”文章,让老区群众撬动共富

一是以“打造避暑旅游胜地”为基础,做大做强文旅产业。示范区以紫鹊界梯田、渠江源、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古桃花源、芭蕉山等5大景区为核心,初步形成了民俗特色交融,生态立业跟进的乡村旅游模式。二是以“讲好红色故事”为核心,做大做强红色产业。以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红色旅游开发项目为载体,大力发展红色展览、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红色体验等产业业态,建设红色文化展览馆200平方米,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三是以“一片茶叶”为依托,做大做强绿色产业。奉家镇渠江源村围绕茶旅文融合,实施茶叶低改2500亩,茶叶加工生产线2条,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立足产业富民兴村,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茶企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技术指导、产品包销等利益联结机制联接群众,带动群众致富增收,2022年实现茶旅文产值3.66亿元。

二、经验启示及推广价值

(一)注重“借题发挥”,立足自身资源打好“历史牌”是做好“三红”文章的基本条件

一方面,拓展红色资源“广度”。将分散的遗址遗迹化零为整、一体谋划是盘活红色资源的关键。另一方面,提高红色故事“温度”。避免“冰冷”的“政治说教”是讲好红色故事的前提。

(二)注重“借景生情”,嫁接自然资源打好“生态牌”是做好“三红”文章的有效路径

一方面,提升绿色产业融合水平。原汁原味的乡土特色,是提升红色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增长极”。另一方面,发挥红色旅游集群效应。

(三)注重“借力使力”,围绕公共资源打好“政策牌”是做好“三红”文章的有力支撑

一方面,“有的放矢”提升红色文化引领力。另一方面,“门到户说”提升红色资源传播力。

(四)注重“借水行舟”,引进社会资源打好“市场牌”是做好“三红”文章的内生动力

一方面,多元引入市场主体。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市场元素。

【典型3】新化县:“小积分”兑出“大文明”

近年来,新化县牢牢把握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机遇,不断探索积分制推进乡村治理,通过上下联动、多方融入、协同发展,打造了新平台,树立了新风尚,产生了新效益,形成了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新格局。实践表明,实现积分制管理的有效运行,党建引领是重要基石,群众参与是动力源泉,公开透明是关键举措,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其对湖南其他地区乃至全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示范区在积分制管理试点推广过程中,因地制宜在工作机制、管理主体、服务对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观念不断深化。2022年,示范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30元,村级组织集体经济收入增加71.2万元,农民满意度达到100%,实现了五大振兴耦合联动、协同发展。

(一)上下联动共建“新平台”,迈出了积分管理的“新步伐”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建立积分管理体系。出台《新化县2022年紫鹊界茶旅文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积分由基础分、奖励分和处罚分组成,各村制定积分制管理村民行为约束“负面清单”和劝导式“正面清单”,确保积分制管理更有公信力。二是突出指标分类,完善积分考核细则。在实施方案基础上,各村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积分制管理实施细则。三是突出结果运用,严格积分奖惩兑现。将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以奖为主、罚为辅,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积分兑换超市”,确定积分兑换方式和物品。

(二)多方融入共治“新风尚”,打开了乡村治理的“新局面”

一是党员争“分”,“积”强基层组织力。明确村干部的出勤、党员作用的发挥等的细化条款,将积分和党员福利奖惩直接挂钩,村级管理有了关键“抓手”和衡量标准,群众有了归属感、荣誉感,村委有了公信力、号召力,从根本上实现了基层党支部战斗力、向心力、凝聚力的迅速提升。二是群众争“星”,“积”发发展源动力。建立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通过志愿服务换积分的方式,在服务群众的基础上吸引群众参与到村级治理。组织先锋志愿者队带头参与村庄建设,发动村民群众广泛参与,结合网格化管理,长期有效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形成人人争先参与的良好氛围。三是全民争“富”,“积”活乡村生产力。长期以来,示范区村民依靠着传统农耕自给自足,维持家庭开支。通过广泛开展优秀家庭及个人评选活动,形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团结和谐、自力更生、热心公益活动的良好风尚,不少外地务工的年轻人选择回到乡村,办起了农家乐,参与到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

(三)协同发展共享“新效益”,撬动了乡村振兴的“新支点”

一是积分让加快项目建设做“乘法”。引导群众以筹工筹劳方式参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将“筹工筹劳”纳入积分制,据不完全统计,示范区3个乡镇19个村项目建设共投入群众义务工18000余个,节省资金400余万元。二是积分让推进资源整合做“除法”。突出土地等生产要素在积分管理中的赋分权重,根据土地性质用途,每出1分地,可积100—500分,整合了资源,撬动了发展,投资成本成倍的减少。三是积分让促进人才回流做“加法”。通过积分引导新乡贤回乡参与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示范区共115名人才返乡创业,新增农业经营主体50余家。四是积分让开展环境整治做“减法”。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积分制管理的主要内容,开展农村垃圾、 生活污水、村容村貌整治,减少农村“脏、乱、差”现象。

二、经验启示及推广价值

(一)党建引领是积分制管理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石

实践证明,积分制之所以能够在各试点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村级党组织在积分制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将建好“积分兑换超市”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让村民对村级党组织在积分制运行中作用的发挥能看得见、可信赖。

(二)群众参与是积分制管理有效运行的动力源泉

推行“积分制”的初衷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是积分制顺利推行的动力源泉。各试点村在积分制管理过程中,充分给予群众“参与权”“评价权”“知情权”。

(三)公开透明是积分制管理有效运行的关键举措

积分制作为一种激励型制度,以形成一套实效明显的“奖励—惩罚”机制为首要目标。公开透明是进行积分制管理的关键。实践证明,只有高度重视积分制的规范管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做到积分项目全覆盖,积分对象全参与,积分过程、积分奖励全公开,才能充分发挥出积分制管理的优势作用。

(四)制度建设是积分制管理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

制度是一切工作的保证。加强制度建设是开展“积分激励”的前提。实践证明,只有定出了积分“规矩”,亮明了积分奖惩“标尺”,才能充分发挥积分制管理的效能,使积分制在乡村治理中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