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经验做法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
基本情况
经验做法

繁昌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北靠长江,素有“皖南门户”之称,现辖6镇、96个村(社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家级绿色园区),面积5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万。

2020年7月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繁昌撤县设区。繁昌地处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与皖南丘陵山区的过渡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8.75%。山地占总面积的40%,“马仁奇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4A级旅游景区。

繁昌工业起步早、经济基础较好。2006年成为全省第一个工业县,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卫生县城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获批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等一批“国字号”荣誉。连续三年入选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区。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9亿元,增长6.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55元,增长6.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7%、全市第一。全区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余额稳居全省前列。

坚持城乡融合 加快共同富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繁昌样板

2022年10月,获批创建国家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以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强化标杆意识,统筹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两项国家级创建工作,系统谋划六大工程,奋力推进五大振兴,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繁昌样板。

一、全区动员凝聚更大力量

(一)抓机制,坚持顶格推进。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相关区领导为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部门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坚持早动员、早部署,批准创建一个月后即召开全区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动员大会,全面推动创建工作落地落实。

(二)建平台,积极创新打法。探索校地产学研合作方式,与安徽农业大学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聘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学者成立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围绕打造一个村、派出一批干部、实施一批项目,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家门口高校建立人才合作双向挂职机制,选聘7名高校人才来繁挂职。汇聚人才、科技力量支持示范创建工作。

(三)强责任,细化目标任务。细化分解72项重点任务,谋划实施41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01.7亿元,明确37家区直单位责任,分工协作、挂图作战。发挥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年度工作台账,实行“周调研、月调度、季推进、年考核”工作落实“赛马”机制,定期通报创建任务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确保各项创建工作落地见效。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部重点项目均已开工,累计完成投资54亿元。

二、聚焦重点实现更大突破

(一)聚焦产业兴旺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新建高标准农田3.8万亩、数字农田1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3.7万亩,到2025年可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围绕龙头企业带动,全力推进优质稻米、青梅等全产业链发展,繁昌区绿色食品加工园集聚关联企业50余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国家级2家。总投资20.5亿元的同福集团(繁昌)中央厨房及配套大健康产业园、总投资18亿元的宠幸宠物用品产业园等一批示范创建项目建成投产。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建设荻港香菜产业园,高规格迁建五华鸡保种场,成立全区种粮大户联盟。以青梅国家创新联盟为牵引,加速形成“特色产业(青梅)+金融+科技”融合发展态势。大力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和美乡村推动农村环境提档升级。坚持扩面和提质并举,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38个、区级美丽宜居自然村庄237个,实施城乡主干、节点环境整治攻坚行动,直接受益人口占全区农村常住人口比例约84%。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建成美丽公路165.4公里。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治理率达25.7%。

(三)聚焦城乡融合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2023年上半年投入3亿元,加强农村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开展“城乡天然气一体化”暖民心行动。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医疗救治体系,全域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成数字乡村应用场景40余个,获评全省数字乡村建设优秀县区。高规格举办首届乡村振兴运动会、第八届中国青梅节等文化体育活动,持续开展各类庆典活动25场次、参与人数34.6万人次。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繁昌远古文化、青白瓷文化、红色文化等,加快推进繁昌窑、人字洞遗址公园建设。

(四)聚焦乡村治理推动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制定《繁昌区大抓基层十条举措》,选派31名乡村振兴指导员驻村指导,开展村书记“擂台大比武”,高标准选树一批“担当作为好书记”。深入开展“书记在社区”活动,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周末深入村(社区),听取群众意见诉求,清单化、闭环式办好群众“心头事”,把群众诉求解决在家门口。全域纵深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强化信用结果运用,促进“以信善治”。全区3142户信用主体存续授信余额5.65亿元,2115户信用主体在用信余额4.02亿元。峨山镇童坝村、东岛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五)聚焦共同富裕推动强村富民同频共振。深入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强化社会救助等民生兜底保障,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1013条。大力实施“双领双富”,创新集体经济发展“强村七法”,成立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71个、镇级联合社3个、区级联合社1个,帮扶150余名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带动5270户农户致富增收。2023年上半年,74个村(涉农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13007万元,村均集体经济收入提高到175.77万元,收入50万元以上村达93%、100万元以上村47个,村均收益48万元。

三、真金白银强化更多支撑

(一)加大资金投入。统筹使用财政资金、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2023年全区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1.8亿元、乡村振兴贷9亿元,重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双基”建设等示范创建项目。区财政设立1亿元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和2000万元风险补偿基金,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补,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示范创建。2023年上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乡村振兴的资金占比9.6%。

(二)创新要素保障。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展省级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建成集中连片示范点7个。新编国土空间规划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2023年上半年,全区新增用于农业农村建设用地84.8亩。

(三)加强人才支撑。出台支持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引育26条措施,实施“厚植土壤”本土人才提升计划,成立区人才发展公司,设立区人才服务中心。大力营造爱才留才氛围,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赴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宣讲招聘活动。2023年上半年,招录大学生就业3428人、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114人,发放各类人才补贴1020人次、兑现281.9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