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经验做法
北京市大兴区
北京市大兴区
基本情况
经验做法

大兴区位于北京市南部,总面积1036.33平方公里,下辖黄村、西红门、旧宫、亦庄、瀛海、青云店等14个镇和清源、兴丰等6个街道办事处。

大兴区先秦时期为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所建的古蓟县,后相继改名为伐戎县、蓟北县、析津县,直至金代更名为大兴县,1928年6月起大兴县划归河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兴县先隶属通县专区,1958年3月,大兴县划归北京市并将原属北京市南苑区的旧宫、亦庄、瀛海、西红门等地划归大兴改为区建制。1960年1月,恢复县建制。1999年,辖14个镇526村。2001年1月9日,国务院(国函〔2001〕4号)批准撤销大兴县,设立大兴区,以原大兴县的行政区域为大兴区的行政区域。

2022年,大兴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34.3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较快增长,实现产量57.7万吨,比上年增长25.8%;林业产值8.7亿元,比上年下降7.2%。 截至年末,大兴区拥有农业观光园49个,年接待29.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54.5%;实现观光园总收入0.8亿元,比上年下降18.5%。全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5.1万亩,比上年增长48.7%;粮食总产量5.5万吨,比上年增长38.4%。

以首善标准推动乡村“大兴” 奋力打造北京特色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大兴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总书记“要把大兴建设好”的殷殷嘱托,落实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和“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发展方略,以首善标准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不断巩固拓展“风生水起看大兴、乡村振兴看大兴”的良好态势,奋力打造城乡融合新典范。

一、突出“三个落”推进,有力筑牢示范创建基础

(一)系统谋划创建思路,坚持高站位“落规”。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并亲自督办。围绕北京新总规赋予的“三区一门户”功能定位,紧扣“十四五”规划安排,精心编制创建方案,明确5个方面20项重点任务,构建“兴业、兴村、兴民、兴效能、兴融合”的“五兴”工作体系。

(二)精心打造创建项目,确保高效率“落地”。聚焦示范创建任务,系统梳理31个重点项目,涵盖高标准农田、种业振兴、人才培育、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计划总投资超32亿元。截至8月,已开工建设20个,完成投资10.7亿元,其中5个已完工。

(三)细化制定创建举措,推动高标准“落实”。按照定目标、定标准、定责任人、定时限的“四定”原则,细化制定100项具体工作举措,量化70余项指标,以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示范创建。截至8月,各项任务进展顺利,农业生产、美丽乡村建设、农民收入等多项指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

二、坚持“三个度”协同,全面提升乡村振兴质量

(一)协同推进农业稳产增效和结构优化,提高产业兴旺度。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压茬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节水灌溉管护,加快设施农业提档升级,超额完成全年粮食播种任务,大豆、蔬菜播种面积居全市首位。精准发力种苗经济。围绕北京“种业之都”建设,打造首都“种苗核心区”。建成全市规模最大育苗场,示范推广优新品种30余个,打造独立育苗品牌15个。2023年全区育苗量突破1.5亿株,订单式销售辐射华北地区。创新“一件代发”模式,销售种苗500余万株,助力“阳台经济”。因地制宜做精“土特产”文章。优化西瓜品种和种植技术,平均亩产达7000斤,加强“大兴西瓜”品牌建设和地理标志保护,推出西瓜“溯源码”。建立“产地直采、冷链物流、30分钟送达”供应体系,在淘宝、京东、美团等平台设立直营店36家,年销售额达5亿元。大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产业振兴平台载体,突出“4+6”发展新路径,入选2023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发布80条精品旅游线路,举办西瓜节、梨花节等节庆活动,参与人次突破200万。上半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6600余万元,同比增长44%。

宏福工厂化农业生产

大兴西瓜

(二)协同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和农民增收,提高生活富裕度。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镇级统筹、区级调控的“大兴模式”,入市交易面积、金额均居全国首位。建成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积极探索宅基地农户资格权保障机制、试点宅基地超标准占用有偿使用等制度,推广安定镇异地迁建、西红门镇大白楼等村宅改经验。积极拓展增收渠道。制定促进农民增收21条措施,精准落实菜田补贴等惠农政策。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为1万余农户提供风险保障7.4亿元。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今年已吸纳3885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三年全市第一。

(三)协同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和乡村治理,提高城乡融合度。打造宜居村庄环境。深化人居环境整治,落实“包镇包村、帮干合一”工作机制,创新开展“治五边、促五美”专项行动,农村公厕全部达到三类及以上标准。将垃圾分类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创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53个。大力践行“两山”理念,以永定河全线通水为契机,打造乡村“百里画廊”,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5.3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308个美丽乡村建设,完工验收率近90%;智能管护保障7万农户“煤改电”安全取暖,取暖季节约用电5400余万度、减少碳排放3.31万吨。推进“四好乡村路”建设,实施道路养护100公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稳步提升教育质量,打造“十校联盟”定向帮扶模式,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6%。试点智慧村卫生室建设,行政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达100%。推进乡村文明善治。坚持抓好“接诉即办”,万人诉求量保持全市最低,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充分发挥75个联村党总支作用,强化“两新”组织党建,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等创新举措,“拉家常”议事会入选“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年度十佳案例”,鲍家铺等3个村入选全市首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举办全市首届“村晚”,开展“文艺演出星火工程”“百姓周末大舞台”等惠民活动近2000场次,服务群众50余万人次。

长子营镇东北台民宿

三、完善“三个强”机制,持续释放振兴示范动能

(一)强化要素投入机制,优先保障振兴需求。强化财政投入保障,今年以来用于农林水利支出14.15亿元,同比增长3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7亿元,同比增长5%。强化用地保障,新增农业农村领域用地203亩。加大农业产业信贷投入,做好集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金融服务,新增涉农贷款余额5.7亿,同比增长16%。

(二)强化人才培育机制,持续壮大振兴队伍。出台“新国门”人才支持服务办法,将乡村振兴人才纳入申报范围。实施“新国门·青苗”计划,打造优秀年轻干部“百人团”。通过举办大讲堂、专题授课等方式培训乡村治理骨干等2000余人次。大力开展生产技能提升培训,组织西瓜育苗嫁接技术培训考核,参训人员嫁接速度从每天2000株提高至5000株。

(三)强化多方参与机制,广泛凝聚振兴合力。构建“政行企校”多元科创体系,与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促进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中电农创联合打造智慧光伏农业项目,每年可减碳6000余吨,入选全国第三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学共建,入选“中国乡村振兴典型观测百县联盟”。